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探析

(北京小方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张先勇)

 

摘要: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但目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并没有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没有较好地满足幼儿园一线的应用需求;没有较好地支持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没有深入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核心层面;没有重视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内在价值。

本文从现状与问题出发,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比如:教育信息化的认知偏差;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缺失;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理解不深。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需要从通用工具的浅层应用转向专业工具的深度支持;从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转向教育数据的智能化;从技术对专业的单向赋能转向技术与专业的融合创新;从关注教育工作的结果转向关注人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路径探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我们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举措。而信息化是高质量教育的条件,它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在大学、中学和小学各个教育阶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却呈现出明显滞后的态势。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学前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问题。

 

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虽然信息技术手段在学前教育领域有所应用,但应用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将计算机与电子产品的应用等同于信息化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我们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许多幼儿园都配置了非常齐全而高端的电子设施与设备,比如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一体机、打卡机、安检机、电子显示屏等等。看得见的硬件非常多,但是可以应用的软件系统大多只局限在财务管理、卫生保健、工作考勤等方面。这说明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并不高,它对学习环境、教学模式、教育服务、教育治理的支撑作用并不大。

(二)将学前教育信息化等同于学前教学信息化

说到教育信息化,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如何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如何利用网络的平台,针对幼儿开展教学活动。很多人都在开发各种各样的线上课程、视频课程、建设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库。这些内容当然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在知识传授方面,数字化的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更利于学习。但学前教育不等于学前教学,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为主的。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信息化不是教学的信息化,而是要更多运用信息技术去观察儿童、理解儿童并支持儿童的发展。

(三)将碎片化应用等同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如今通用的各种应用软件非常普及,已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助手,客观上促进了幼儿园信息化的水平。比如钉钉、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石墨文档、百度网盘、讯飞笔记等等,都各有所长,能够为我们提供许多办公的便利,但是这种碎片化的应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全面系统地沉淀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教育信息数据链,更难以建构一种教育信息化的生态。

总之,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教学、轻教研,重使用、轻数据的问题。所以,没有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没有较好地满足幼儿园一线的应用需求;没有较好地支持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没有深入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核心层面;没有重视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内在价值。

 

二、导致学前教育信息化主要问题的根源

那是什么导致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呢?究其根源,主要有三点:

(一)教育信息化的认知偏差

教育信息化真正的涵义是什么?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什么?在认知上还存在许多片面的地方。首先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智能化工具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从课程到教学、从教研到管理,信息化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但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价值是让学习更加开放,更具交互性和协作性,打破了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其次,我们要认识教育信息化具有“技术”和“教育”的双重属性。从技术属性来说,教育信息化融合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信息技术。从教育属性来说,教育信息化让教育更具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它的技术属性与教育属性充分融合的过程。融合越深入,信息化程度越高,融合越深入,信息化品质越高。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缺失

虽然我国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全国性指南与标准,所以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经常是照搬照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做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前教育机构均是参照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开展和实施学前教育信息化,因此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在幼儿园的资源配置中,过分关注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资源的配置,忽视了与幼儿游戏有关的、能够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资源配置。

(三)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理解不深

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应用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很多人没有深入幼儿园一线,缺少对幼儿园教育各种应用场景的体验、感知与理解,所以许多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都比较浅层。常见的应用主要有考勤打卡、线上沟通、晒图分享、线上教学等。而实际上,在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层面,有许多专业的特殊的需求,比如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对幼儿体能的测评,对幼儿成长的过程记录,对教师成长的过程记录,这些需求与应用才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核心。大多数学前教育信息化产品提供者,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幼儿园应用场景的不理解,就难以开发出有价值的信息化产品。

 

三、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

面对上述问题,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又是什么呢?主要是四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从通用工具的浅层应用转向专业工具的深度支持

在众多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工具中,通用与浅层的应用已经很多,它固然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但是我们更应该深入保教工作的核心业务层,为保教工作提供工具支持。

保教工作的核心是什么?当然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促进幼儿的发展的前提是要增强教师的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理解,提高教师评价与指导的能力。所以,学前教育信息化专业性工具一定要联于幼儿的发展,联于教师的成长,它不能只拘泥于幼儿园日常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和家园沟通等应用,而是要充分考虑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为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业务服务,为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理解幼儿、评价幼儿、指导幼儿服务。

(二)从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转向教育数据的智能化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多媒化是必要的,但主要还是对教学活动的支持,而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教学活动所占的比例非常少,数字化、多媒化的教学资源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在幼儿园也不宜大量依靠线上资源进行教学,那样会陷入“小学化”的误区。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应当追求教育数据的智能化,重视数据链的价值与作用。努力实现日常教育数据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个案化到整体化、从个人化到共享化、从静态化到动态化的转变,将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教育数据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来帮助园所管理者作出管理决策,帮助教师认识幼儿开展教育活动,帮助教育监管者监测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三)从技术对专业的单向赋能转向技术与专业的融合创新

在早期的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技术的力量,大家痴迷机器人的陪伴、一键式的教学、傻瓜式的应用,似乎机械可以替代人来教学。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的目的,深入理解教育的价值,就会发现技术决不能越俎代庖。

技术只有与教育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化产品的开发,都是一个技术与专业融合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深入解析幼儿园管理与保教工作的基本需求,然后依据需求匹配知识、技能、资源与工具,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满足需求的工具支架,最后依托支架为教育者或学习者赋能,在应用过程中实现创新与迭代。

当技术与专业深度整合时,就会产生许多的应用创新。比如,利用混合现实技术与体感技术,我们可以支持幼儿的游戏化学习;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描绘出幼儿的成长曲线与发展曲线。

(四)从关注日常工作结果转向关注人的发展

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固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械性劳动的成本,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可以持续地促进人的发展。比如那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工作思路的工具,那些让我们工作更有计划性的工具,那些在应用过程中提升我们专业能力的工具,就是好工具。因为这样的工具,在我们的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嵌入性培训的价值。

总之,工具不能成为人的依赖物,而应成为人发展的助力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永远是促进人的发展,包括幼儿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教育需要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让教育更美好!这才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追求。